11月2日晚,学院在教学楼10号B409室举办了题为《文学阐释与文化传播》的学术讲座。诗人吕约、小说家弋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王秀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俞武松、《当代文坛》杂志社副主编赵雷等五人应邀在我院作了报告。报告会由孙强副教授主持,相关专业7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吕约作了“无限与有限”的报告。她以代表未来的阿尔法狗和代表过去的北魏佛像为例,指出二者都是人类的想象和追求。同时,她还围绕文学与科技、文学与宗教的区别进行了阐释,她指出文学与科技、宗教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学是怀着对无限的渴望以承认有限,文学存在的意义在于缓解人类对于死亡的焦虑。
弋舟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讲述了文学发展变化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他指出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我们的感觉器官,使得我们可以重新感受世界、感受美。
王秀涛从第一次文代会代表的产生、招待代表的演出活动、美术作品的展览三个方面阐释了第一次文代会是传达文艺方向的一个重要方式,并指出了第一次文代会对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转向的重要意义。
俞武松则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文学的阐释存在于两个层面: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阐释及文学对于人生的阐释。他还回应了吕约老师关于“无限与有限”的话题,他指出人类在有限的技术中包含着对于无限的思考。
赵雷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提出,文学创作与评论需要以作协为纽带沟通交流。他还从现代文学史学科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认为同一段历史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理解,今天的文学创作是值得探讨与思考的。
吕约、弋舟就中西方时间意识的区别及如何看待余华《活着》中的时间观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热烈地探讨,与会师生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