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我院王志翔博士在线作了题为《神圣与世俗:中国早期图像与文本的性质及演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陈丹奇老师主持,我院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志翔老师的讲座围绕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和性质展开。讲座伊始,王志翔老师引用中外学者如张彦远、刘勰、莱辛的观点,对“图”与“书”的功用进行溯源。在引言部分,王老师介绍了前人的相关论文与著作,之后从三个方面开始解读图像与文本的性质及演变。首先,王老师讲解的是原史图像及其性质,他从考古资料入手,关注了岩壁、陶器、玉器、金器及青铜器上的神人和神怪图像的性质,并佐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图片,直观生动,引人入胜。其次是早期中国的“神圣记录”。他从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三代经典(《山海经》《易》《书》《诗》《礼》《春秋》等)这些产生于早期中国的代表性文献入手,说明文字的产生、文字作为记录方式的神圣性以及此时图像衍生出的训诫教化功能。王老师最后讲解的是神圣文本向公共知识的转变,他引用了丰富的史料文献,从王官下移、私学教育、诸子兴起、汉代挟书律的废除等多个方面对早期文字与图画神圣性的弱化和教化功能增强的过程做了证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报告结束后,王志翔老师热情回答了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陈丹奇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
陈老师指出,王老师认为图像与文本的性质在不同的时期产生过变化,起初它们是统治阶层掌握的知识,代表着相应的权力。通过学术的分化与知识的下移,相关文献方才逐渐被民众所掌握,从而促进了早期经典的生成。陈老师认为王老师对图像与文字的关注和讨论,与最近一些年来先秦学术的讨论重点文本的生成与流传的经典化息息相关,其研究实践对青年学者与学生们的研究思维有拓展作用,并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意义。王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讲授亲切自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主讲人简介:
王志翔,1993年生,甘肃秦安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就职于我校。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图像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励耘学刊》《西北师大学报》《学术交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及香港《新亚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