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应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邀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张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ChatGPT无法讲述的中国故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教授张艳萍老师主持,兰州大学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张同胜教授、周小莉副教授及买球的app排行榜前十名推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共计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梳理文明分野的源流,第二部分分析中国文化特征,第三部分阐释世界主义下的中国立场。在讲解之前,张辉教授以ChatGPT翻译的《红楼梦》书名为例,分析了ChatGPT汉译英翻译的特点,指出ChatGPT翻译机械化、缺乏情感性的问题。由ChatGPT的“不可译”问题出发,讨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第一部分,张教授梳理了“文明分野”范畴的源流。从雅斯贝斯、汤因比到梁漱溟、宗白华等中国学者,在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中确立中国的特性。讲座的第二部分,张教授以宗白华、王国维、鲁迅等学者的观点为基础,结合中国画“散点透视”、中国诗歌语言特征等例证,指出中国艺术时间性与空间性相结合的特点。讲座第三部分,张辉教授在世界主义视域下提出了中国包容、开阔的特点,呼吁师生们以“博厚”、“高明”、“悠久”的中国立场应对世界潮流,以深厚的学养与情感讲述了ChatGPT无法讲述的中国故事。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艳萍、张同胜、周小莉三位老师同张辉教授展开了交流对谈,对未来人机关系的发展、机械理性与人类情感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在学生提问交流环节,张辉教授针对学生关于未来人工智能设想、文明的特性与交融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张艳萍老师最后对张辉老师的精彩讲座做了总结,指出张辉老师透过ChatGPT热潮看到人工智能背后的本质问题,为未来“人文——科技”问题提供了更具情感性、更开阔的阐释空间。
主讲人简介:
张辉,文学博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副会长、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执委会委员、学术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为香港道风山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在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图宾根大学及澳门大学等校任教。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德意志精神漫游:现代德语文本细读》《冯志:未完成的自我》《文学与思想史论稿》以及随笔集《如是我读》等。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库》(复旦大学出版社)《文学与思想译丛》(商务印书馆)《伯纳德特集》(11卷本)(华夏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译有《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合译)《诗与哲学之争:从柏拉图到尼采、海德格尔》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中英论文数十篇。